机械制造业物流发展趋势
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必然对物流提出新要求。机械制造业物流的未来应该是企业自身的需要,自觉地创造符合企业发展的物流模式。
物流系统化改造
由于先天不足,大部分机械制造企业物流存在缺限。要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必须对企业物流进行系统化改造,对企业现有的原材料及设备采购供应阶段(即采购物流)、生产阶段(即生产物流)、销售配送阶段(即销售物流)和废物回收物流阶段中的购料、配料、投料、送料、存放、搬运以及数量、时间、地点、方法、工具等,按照科学的生产工艺,重新进行时间、空间和物流人员、物流设施与物流信息方式的规划、布局,并且根据合理的生产节拍,量化(标准化)各项指标,达到准时化的模式(即构筑JIT方式的生产配送系统)。改造的目标应是消除生产物流中的瓶颈现象,引入需求拉动生产计划,初步建立并完善内部物流准时化管理和供应链一体化管理系统,达到内部物流和外部物流的一体化、均衡化,促使货畅其流、节省空间、消除浪费、合理高效,为物流现代化的实现作好铺垫。
物流信息化、自动化和集成化
信息技术正在向制造技术注入和融合,促进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制造技术含量提高,使传统制造技术发生质的变化。信息技术对制造技术发展的作用目前已占第一位。信息技术促进着设计技术的现代化,加工制造的精密化、快速化,自动化技术的柔性化、智能化,整个制造过程的网络化、全球化。各种先进生产模式的发展,如CIMS、并行工程、精益生产、敏捷制造、虚拟制造,也无不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支撑。
自动化是现代机械制造企业所必须的。CIMS系统、JIT制造体系的实现、精益制造体系的实现以及建立在虚拟企业联盟的敏捷制造体系的实现,都离不开物流自动化系统的支持。
集成化体现在物流系统与信息系统的高度集成,即在ERP系统的概念下实现高度集成。
现代制造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系统的支撑,反过来,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也促进了现代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
开展物流外包,合理配置企业资源
企业的主要资源,包括资金、技术、人力资本、生产设备、销售网络、配套设施等要素。资源的有限性往往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企业的资源配置不可能局限于本组织的范围之内。物流外包策略对于企业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就显得非常重要,将物流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可以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可以与合作伙伴共同分担风险,以降低企业自身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