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流通业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二)
2007-02-01 12:50
潜亏挂帐,历史遗留的坏帐以及其他资产损失,经批准予以冲减企业所有者权益。(3)对符合条件的省重点流通企业适当扩大授信额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其它政策(1)直营连锁经营企业办理经营资格审批和各类证照手续,由总部向所在地主管机关统一办理、统一年审,各分店持总部的批准文件或证照到所在地办理备案手续,纳入当地管理。(2)推动各级各部门联合检查,严禁重复检查、重复处理。(3)列入省重点支持的流通企业建设的配送中心、大型冷库的用电,按工业用电标准收取电费。(4)省培育的重点流通企业集团自主实施内部重组过程中,涉及到企业资产、股权变动的,免交相关收费。(5)省培育的重点流通企业可直接向商务厅申请进出口配额、许可证、国营贸易经营权和相关资质等。(6)流通服务企业按照峰谷用电差别价格和工业用水价格执行。
(五)以实施“品牌万里行计划”为契机,大力加强品牌建设
积极响应并深入实施商务部推行的“品牌万里行计划”,加快培育自主品牌,振兴老字号品牌,扩大自主品牌消费,提高流通领域品牌建设工作水平。制订流通领域品牌建设规划,完善扶持政策并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综合运用财税、贸易、金融、保险等政策和资金、宣传等手段,鼓励企业创立自主品牌,培育知名品牌,加强品牌保护,规范品牌交易行为,创建良好的品牌建设制度环境。积极引导企业参加中国知名畅销品牌和省级知名畅销品牌的评价、表彰活动及各种展览、展示,宣传我省的优秀企业、优良产品和优势品牌,有效扩大知名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壮大企业实力,逐步发展成为强势品牌。力争到2010年,培育10个以上中国老字号品牌、15个中国知名畅销品牌和115个安徽省知名畅销品牌。
(六)以建立健全监测与调控体系为抓手,增强市场调控能力
按照“准确监测、深刻分析、快速反应、及时调控”的要求,加大投入,加快市场运行监测分析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以城市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重点流通企业、茧丝绸企业为重点的《安徽省城乡市场运行监测信息直报系统》,进一步扩大市场监测范围,扩充和完善其功能,逐步建成我省的市场监测体系和覆盖全行业的便捷、高效的市场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及时向社会发布市场供求信息。切实加强监测信息采集、处理和传输设备的现代化建设,采取多种方式帮助企业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实现网上直报信息,提高我省市场运行监测的质量和效率。针对市场运行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建立预测预警机制,及时做出预测与分析,提出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与建议。建立和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石油、粮食、肉类、农资等重要商品的市场供应。
(七)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保障,创造和谐发展环境
加强整规工作的法律和制度建设,根据国家已经出台或即将出台的各项法律法规,研究制定我省的具体实施办法,全面清理相关的法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坚决废止妨碍公平竞争、设置行政壁垒、排斥外地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分割市场的规定,打破地区封锁,促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的形成。加快整规工作的机构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完善执法监督体制,促进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继续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问题,突出重点区域、重要环节和主要商品,狠抓大案要案的查处,严厉打击各种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净化流通环境。加强行业自律,按照市场化要求,推动各类行业协会建设,加强现有协会的组织建设和功能转换,增强服务意识、市场意识,提高为行业和企业服务的能力,配合配合政府做好行业监督与管理工作。加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推行创新保护工程,建立反对商业欺诈预警监管和保护知识产权评估预警与举报投诉信息平台,进一步提高整规工作和保护知识产权工作效能。加强社会诚信建设,继续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店)”、“百城万店信用行”等活动,引导企业依法、诚实、守信经营,建立和完善商业系统信用体系,创造诚信和谐的商业环境。
(八)以提高思想认识为关键,加强对现代流通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流通工作发展的速度、规模、效果。加快我省流通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提高对加快现代流通业发展的思想认识。要通过一切可能的途径,统一社会各阶层对流通业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链接、增值、引领、组合和渗透、推进的重要作用的认识,不断加强对现代流通业发展的组织领导。把流通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经济评价体系,建立流通工作责任制。努力开辟全新的工作思路,从宏观上着力解决流通业发展中一系列事关全局的核心问题,如: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一体化运作,内外贸的一体化运作,城乡流通的一体化运作,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一体化运作,等等,将发展流通业的政策列入最为重要的议事日程和最高的决策层面,从战略上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现代流通业在新时期多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商品、要素自由流动和产业结构优化创造完善统一的市场体系,全面提升流通产业在加快节奏、优化结构方面的贡献率,凭借强大的信息技术和现代流通方式,造就流通业在全球一体化的广阔领域引领生产、调整结构、配置资源、促进消费、抵御风险的强大功能。
(九)以规范行政审批为手段,加强特殊行业的监督与管理
典当、拍卖、旧货业、成品油、旧机动车、生猪屠宰、茧丝绸等一些重点行业,由于其所具有的特殊功能,成为流通行业中的特许行业。对这些行业的监管,主要是通过行政审批的手段来体现。为强化监督管理,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一是严格树立为民、便民、利民的宗旨,按照《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的要求,履行审批权限。二是建立必要的配套工作制度,保证审批审核事项的程序合理、实体公正,保证许可事项实施后经营主体的守法经营、规范经营。
(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突破,加强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建设
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行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现代流通业的发展需要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运输、调配人员,更多是一批熟悉服务对象的生产、经营和销售,熟悉物流服务组织、运输组织管理相关业务,熟悉市场营销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物流信息开发维护等多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要使我省的流通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尽快培育、必须大力实施“人才强商”工程,加快建设一支德才兼备、数量充足、人才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