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冷库冷仓情况分析
香港冷库冷仓的建筑与布局特点
香港作为一个土地资源极度紧张的地区,其冷库建设展现出了独特的空间利用智慧。多数冷库采用立体式多层仓库设计,这种设计思路旨在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仓储空间的最大化。单层面积大且楼面荷载高,是这些冷库的显著特征,它们能够轻松应对货物大批量储存与快速运送的需求。部分大型货仓更是具备先进的设计,可供货柜车直接抵达每一层楼进行装卸货物,大大提高了货物的流转效率。
从地理位置分布来看,香港的物流冷仓主要集中在葵涌、青衣一带。这两个区域是香港货运码头以及集装箱运输的核心集散地,具备得天独厚的物流优势。这里的货仓类型主要分为两种:一类是专门为货运需求而精心投资兴建的货运基地,比如葵涌的亚洲货柜物流中心(ATL),其总建筑面积高达87万平方米,仓库面积达56万平方米,每年的集装箱货物处理量超过香港散货量的44%,是香港物流仓储行业的重要支柱;另一类则是由原来的工业厂房改造而成,通过巧妙的空间改造和功能调整,使其适应冷链仓储的需求。
在仓库内部结构方面,这两种类型的货仓楼层高度一般处于4.5 - 6米的区间,多数采用货架来存放货物,并使用叉车进行装卸作业。每层仓库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可以立体陈放3 - 4层货架,进一步提升了空间利用率。仓库内部的装修风格普遍偏向简单实用,多为水泥地面,不过也有部分仓库为了增强地面的耐磨性和防尘效果,会在地面涂上特殊的耐磨、防尘油漆。在功能分区上,这些仓库充分考虑到不同业务的多样化需求,设立了普通货品、保税货品、危险货品等不同类型的仓库,同时还细分出普通仓、恒温仓(包含低温仓、冷气仓、高温仓等),以满足各类货物的特殊存储要求。
香港冷库的经营特点
规模化经营形成垄断竞争格局
在香港这样地价高昂的城市,建设一个冷库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这无疑提高了行业的进入门槛,从而促使冷库行业形成了典型的垄断竞争市场。根据香港特区食物安全中心截至二零一六年八月十七日的数据,持牌冻房总计48家。对于冷库这种具有基础设施性质的行业而言,这种市场格局具有一定的优势。一方面,冷库资源相对集中,便于政府部门进行统一监管,确保食品安全和行业规范;另一方面,市场内的企业相互牵制,有效防止了个别企业的垄断行为以及恶性竞争的出现。
在当前香港的冷仓市场中,有四家企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分别是其士冷仓、沙田冷仓、嘉里冻仓以及光辉。这四家企业的总楼面面积达到220万平方尺,约合20.44万平方米,占据了香港本地冷仓市场80%以上的份额。其中,沙田冷仓表现突出,在整个冷仓市场中约占24%的市场份额。这些龙头企业背后通常都有实力雄厚的上市集团公司作为支撑,它们经营着贸易、物业投资、运输、零售等多元化业务。集团公司为冷仓业务提供了相对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使得冷仓企业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更新设备、扩大规模和再投资。香港冷仓行业通过集团式经营模式,运用合并、收购等资本运营手段,对市场上分散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它们凭借丰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以及广泛的客户群,实现了规范化、规模化的经营,在市场中占据了有利地位。
冷库向物流化转型发展
物流,简单来说就是货物从生产地以最低成本、准时、准量且保质地送达消费者手中的过程。香港作为自由贸易港,其物流业务起点广泛,涵盖香港地区外的众多生产地,终点则遍布全球消费地。在整个物流链条中,冷仓作为重要的中转环节,在香港的物流业,尤其是食品物流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香港在物流业发展方面拥有诸多独特的区位优势。从海上运输来看,香港位于全球最为繁忙的国际航路上,港口经济十分发达,是国家开放格局中的关键门户。大量的货物通过香港的港口进行转运,其港口的吞吐量在全球名列前茅。从陆上交通而言,香港背靠广东,通过现代化的交通网络实现了与内地的便捷、高效、低成本连通,成为连接海陆、沟通中外的重要节点。无论是公路运输还是铁路运输,都能够快速将货物运往内地广阔的市场。从空中运输角度,香港拥有全球最繁忙的国际机场之一,客货运量均位居全球前列,为高价值、时效性强的货物运输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香港所毗邻的珠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的三大增长极之一,不仅经济实力雄厚,而且在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发展方面走在前列,为香港的物流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经济腹地和产业支撑。
在如此良好的物流发展大环境下,传统单纯依靠仓储业务的冷仓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为了拓展发展空间,香港的大部分冷仓积极进行设备与技术升级,不断拓宽业务范围,将现代物流元素融入传统冷藏业。许多冷仓在保留原有“某某冷仓”名称的基础上,新增了“某某物流”的品牌标识。例如,具有一定实力的光辉冷库提出了“赢在物流”的口号,积极转型发展物流业务。目前,香港的冻仓通过提供一系列增值服务,如货物运输、装卸、交付、代办文件、包装、重新包装等,成功实现了向物流化的转型。这些增值服务不仅为客户提供了便利,减少了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繁琐环节,还降低了客户的成本支出,成为冻仓业转型发展物流的有利条件。
香港的物流企业在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方面也颇具特色,主要集中在货品的加工包装环节。例如,进行二次包装、改包装(如将大包装改为小盒包装)、中途整合(如在货物中附送促销品)、礼品包装、收缩包装、装板、条码印贴、价格标签与质量标签的印贴、烫衣、品质检查等等。通过这些服务,货仓实际上兼具了二次加工场所的功能,避免了客户货物来回运输的不便,有效节约了成本。以大昌行为例,在参观其作业流程时,可以看到他们为客户进行改包装的详细操作过程。大昌行表示,提供增值服务已经成为他们满足客户需求、增加企业盈利以及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也充分体现了香港冷库物流化转型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点赞:这个双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机构及政策分布概览12月04日 14:10
盘点:2017中国零售业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