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实体才是王道,2016实体店即将崛起的20个信号

来源:互联网 | 2016-09-18 22:19

  如今的90后、00后,消费的喜好及习惯已大大不同,正是当下实体店逆袭崛起的最好时机。

  1政府推动创业潮,支撑实体店崛起

  近两年来,一系列关于支持“双创”的政策陆续出台,大大激发了民间的创业热潮。据统计,2015年中国平均每天新登记注册的企业达到11600户,平均每分钟诞生8家公司,这也许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创业潮了。而其中很大一部分选择了经营实体店起步。2016年创业浪潮会继续,因为本就是大势所趋。

  很多零售高管及经理人在这轮创业浪潮下选择开店创业,甚至刚毕业走上社会的年轻人都能众筹投资开咖啡馆。商业地产创业潮正默默改变竞争及游戏规则,颠覆中更见商机。

  2实体店崛起,标签变化

  工匠精神、场景化、快时尚、情怀、细节、服务,成为实体店崛起标签。

  移动互联的时代,消费者的消费喜好及追求,都实打实得体现在点击率上。今年实体店最热门的转型方向,就是日本式的工匠精神,或趣味或情怀式的场景体验,满足大众需求的快时尚,以及细节及服务。

  这些元素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实体店开发体系中去,如今已成逆袭标签。实体店的体验优势被极大发觉出来。

  3线上线下洗牌已接近尾声

  强调全球视野的大背景下,能学的标杆太多,已逆袭的也太多。日本也曾有过实体店衰退期,但几年的调整后,网点布局合理,价格透明,服务到位病重新稳定崛起,消费者对电商的需求自然不强。

  而这些恰恰是中国电商基本满足,现下实体店无法满足的。当下的中国正如同当年的日本。

  中国六年的实体店洗牌正接近尾声,关店的高潮期已过。连中国百货都已逆袭崛起,红遍中国的百盛优客城市广场就是转折点。

  4商业地产商的竞争加剧!

  更多品牌发展商愿意为好品牌为人流降租金。

  中国商业地产,30多家外资商业地产发展商及40多家内资商业地产发展商已有成熟运作的商管团队,这十年更是群雄并起的时代。

  2015年全年商场有据考察的供应近3500万方,如今,越来越多的发展商在选择商家时,愿意用商家的人流带动效应及影响力换租金,以获得长远的商场成长空间及整体估值。

  5线下商铺的展示价值愈加被本土商家看重

  实体店的展示体验的价值越来越被看重,已成为品牌突破发展瓶颈的有利武器。有商家直接开出体验店,只为培养下一代品牌消费及情感沟通,甚至有商家直接租下店面打造体验式的线下试衣体验店

  天猫大户、三只松鼠、当当,都要开实体店,核心就是让消费者体验更多的新产品,以促进线上销售。

  当当的书店首店长沙1200方,计划3年开1000家。说明对电商来说,线上客户增长很可能已达瓶颈,再不拼实体店市场,就真要落后了。

  6国务院发力内需新战略

  李克强总理强调很多次,2016年就是调结构,去库存,扩内需的一年。推进保障体系,外需转内需、投资转消费成为发展核心,立志要构建起增加创新驱动和消费拉动力的增长新模式。

  二胎政策、适度减税、新农村战略都是扩内需的思路,这样的政策在2016会越来越多,有利家庭消费蛋糕做大。

  7好品牌正集团化崛起

  如今在中国,内资餐饮集团化已成实体店崛起新势力。比如,小南国的6家副牌,外婆家的11家副牌,推出的各具特色的餐饮副牌已打开市场,逐步赢得未来。

  零售领域诸多快时尚品牌,比如Inditex(ZARA母公司)的9个副牌、H&M的6个副牌、针对细分市场的副牌也已打开局面,跨界合作赞更多人气,通过主品牌的渠道及影响力同样能获得更好发展契机。

  8实体店发展的最好时期来临

  万达一年就开业了26个场子,而今年要暴增至55家,更是深入三四线城市。譬如上海,2015年开业近30个商场,而今年预计开业的量达到了88家。这是商业地产全面爆发增长的时代。

  政府爱扎堆运作商圈,如今商场越来越多,商家的选择余地就多,当然租金成本更有运作空间。

  9外卖模式让实体店大大增收

  移动互联外卖模式正帮商家史无前例地增收,原本的店铺辐射范围大大扩大,业务量大增,甚至单店几倍增长。无论是路边小店,还是商场大牌,都站在同一起跑线,点击量就是口碑值。

  如今甚至有的商家70%的利润来自移动外卖订单,譬如黄太吉。如今骑电车的外卖哥都满布各大城市,做的好的能有上万元月收入,可想而知,商家的利润增长。

  1090、00后消费大时代开启

  舒适的家庭环境让中国年轻一代金钱概念偏弱,偏好超前消费,新兴事物接受能力强,更加适应移动互联消费模式。

  衣:追求品牌个性,高度互联网化。食:注重特色和体验,偏向快时尚消费,行:外观与质量并重,具有品牌意识,游:向往自由,消费能力有限但热爱旅游,娱:超强娱乐能力,乐于接受新型娱乐方式。

  如今的90后、00后,消费的喜好及习惯已大大不同,正是当下实体店逆袭崛起的最好时机。

  30.5%的90后认为自己很宅,62%的90后最喜欢的休闲娱乐方式为宅在家里上网,位列90后自我评价中前三的还有独立和奋斗。

  11新中产时代,文化、创新、体验和情怀与价格同样重要

  价格优势一直是电商逆袭实体店的核心,但如今中产的家庭越来越多,互联网链接全球,曾经刷黄金的中国大妈都开始组图出国游了,消费者早已潜移默化巨变。

  这两年商业地产最热门的是太古里、新光天地、诚品及大悦城系列,玩的就是人文、创新、体验及情怀,这才是当下消费者真正需要的。

  12开店开牛掰了也能当首富

  今年ZARA的老板,阿曼西奥·奥特加一度登顶全球首富。Inditex旗下一打品牌靠着ZARA就足够吸金。告诉全球投资人的是,商业地产零售依然能赚大钱,你不行只是你太low。

  万达投影院、儿童游乐场;绿地投海淘进口超市;复星投资德国快时尚Tom Tailor及马来西亚食之秘,看中的就是中国的消费潜力及未来成长性,有机会如阿曼西奥·奥特加般赚更多。

  13大批量关店背后,是本土新品牌的强势崛起

  众所周知,某几个老品牌在2015年关了过10000家店。但要知道,在关店的背后,则是更多新兴品牌正强势崛起。

  零售这块,本土快时尚热风、UR、MJstyle在大举逆袭。本土的设计师品牌及新兴潮牌,同样吸引眼球,在不断挤占更多市场份额。

  餐饮这块,这几年是本土快时尚餐厅及明星店崛起之年,外婆家、小南国、苏浙汇、盘古餐饮、57度湘、海底捞等十几家未来有机会成为百胜般的全球餐饮集团。

  都说诚品牛掰,但其实,方所、西西弗、猫的天空之城、初见书房、新华书店、单向街、字里行间等本土体验式书店都在深跨界情怀式大逆袭。

  14全球人气网商都在转型开实体店

  2015年11月亚马逊在西雅图开出了首家实体店,位于购物中心University Village,占地约511方,摆放5000-6000本图书,这是20年来的首次,也是未来人气电商的大势所趋。

  如今,欧美几大靠电商崛起的人气电商都在转型开实体店。美国的Nasty Gal、ModCloth、Warby Parker和Bonobos都在线上积累完口碑及原始积累后在线下铺开实体体验店发展大战略。英伦诸多高街品牌电商同样如此。

  15同款同价的全新O2O商业模式兴起

  实体经济不是被电商打败的,而是败给了自己。传统的一打品牌,线上销售越好,线下关店越狠。价格优势就是关键因素,所以,只要做不到线上线下同价,实体商家就会被自己打败。

  如今线上线下同款同价的成功案例越来越多。还是优衣库,如果说2014年优衣库在天猫的火爆促使一打快时尚进驻天猫,那2015年优衣库的线上线下同价的O2O模式,将在明年被更多实体店商家采纳,促使实体零售商业模式转型。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