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几点看法

2023-06-07 20:26

  111.jpg

  图片来源:网络特斯拉的创始人马斯克再一次踏上中国土地,24小时见了3位部长,举办了一系列大型商业活动,引起了媒体的追踪,行业的热议。作为世界新能源汽车品牌的特斯拉,扎根中国,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作为中国造车新势力的众多本土品牌,在与外来品牌的良性竞争中,走向世界,成就了新能源汽车的中国风景。一、马斯克的中国人生5月30日,马斯克第十次来华访问,受到了高规格的接待,带动了其公司股价走高、市值上涨超过330亿美元。此行有三个主要议题:扩建上海超级工厂、筹划储能超级工厂和推动全自动驾驶入华。

555.jpg

  在马斯克创立的九大公司中,新能源汽车占有重要位置,其汽车人生也丰富多彩,但离不开中国这片热土与中国改革开放的东风,“中国速度”助推特斯拉崛起,对于马斯克本人来说,也意义重大。2019年,马斯克的超级工厂在上海落地,创下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交付”的世界级纪录。在此之前,特斯拉内外交困:花费数十亿美元的自动化工厂几乎不能运作,深陷产能地狱,Model 3多次推迟交付;两年内共有36位副总裁级别以上的高管离职,现金流只能撑一个月,12亿美元债务即将到期;外界看空特斯拉,大量预订者要求退款;马斯克甚至动起了把特斯拉折价卖给库克的心思。马斯克寄希望于中国市场,能让特斯拉“起死回生”,摆脱产能危机。中国没让他失望,短短1年时间,特斯拉的上海超级工厂,在一片荒芜中拔地而起,成为一座每周可产3000辆Model 3的超级工厂,这场合作的效率令外界惊叹,被称为“上海速度”,从而让马斯克摆脱了十来年的亏损,从此特斯拉与马斯克都走向了事业的坦途。得中国者得天下,曾被汽车行业反复验证。马斯克再一次践行了这一真理:10年前,特斯拉累计只生产了约3000辆汽车;10年后的2022年,这一数字已突破300万辆。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工厂,作为“样板”,其成功经验被“复制”到全球范围,2022年投⼊运营的美国德州超级工厂、德国柏林超级工厂,都在学习上海超级工厂的生产效率与产业影响。如今,特斯拉总市值达到861亿美元,仅次于丰田和大众,成为市值最高的美国汽车制造商,马斯克骄傲地说;没有中国支持,就没有特斯拉的今天。马斯克,这个硅谷钢铁侠,乐观、狂妄,任性,不仅是一个商界奇才,更有敏锐的政治意识和对世界潮流的把握能力,押注中国,在华发展10年时间里,特斯拉从弱小变强大,成为其它世界商界巨擘的学习榜样。

640 (1).jpg

  于是,在疫情之后,就有了美国明星企业家扎堆访华,全球各大企业的首席执行官陆续到访。星巴克CEO纳思瀚、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英伟达CEO黄仁勋等等都前来中国,无疑凸显了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许多“蓝筹公司”的重要性。跨国集团高管密集来华说明,西方的商界大贾,是反对“脱钩断链”,或者说是“去风险化”的,愿继续拓展在华业务,共享中国发展机遇。马斯克和他的特斯拉用实际案例证明,中国是值得外资进入的热土,中国有着世界上珍贵的创业和发展环境,跨国公司都希望搭上中国这趟高速列车,实现企业与自己的既定目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包容开放、互利共赢,这是中国的眼界和格局,也是中国近几十年的传统。中国确实是马斯克的福地,也是包括西方在内所有大小企业家的福地,前提是,你必须真心热爱这块土地和人民,否则,将被无情地淘汰。例如,美国芯片制造商美光公司,在中国市场大赚其钱的同时,通过游说美国国会与政府,对中国高科技企业进行制裁,自然要遭到中国市场的无情抛弃。从跨国车企赋能中国汽车工业,到“中国造”抢滩海外市场,全球汽车“向东看”已成行业共识,中国的经济增长带来的长期活力以及中国汽车市场的长远发展,都是跨国车企对中国市场给予“厚爱”的原因。

640 (5).png

  今年4月9日,特斯拉宣布,它将在上海建立第二个巨型电池工厂,特斯拉的加码投资是全球企业竞相看好中国的缩影,中国市场对外资企业依然非常具有吸引力,我们乐见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深耕中国市场,共享发展机遇。

       二、中国新势力崛起

       全球汽车市场风起云涌,掀起的新能源、智能化革命,当前,全球范围内的新能源汽车正在冲击传统燃油车时代的商业格局,而中国在新能源、智能网联赛道取得的巨大成功,正在深刻影响着全球汽车行业的格局。

640 (3).jpg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