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业创新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2011-03-24 14:18

  在国外,物流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商品流通规模的不断扩大,物流的影响和作用日趋明显,学术界关于物流理论的研究逐步深入,形成了许多新的理论和学说,国内外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中出现了许多创新之处,这些理论和实践对中国现代物流服务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现代物流业的基本内涵

  物流概念最早始于美国,学术界对物流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有多种不同的观点,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1)美国学术界的定义。1998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将Logistics的定义修改为:“Logistics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及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

  (2)加拿大和欧洲学术界的定义。1985年,加拿大物流管理协会(CALM, Canadian Association of Logistics Management)定义的物流是“对原材料、在制品库存、产成品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的、成本有效益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该过程包括进向、去向和内部流动。” 1994欧洲物流协会(ELA, European Logistics Association)定义的物流是“在一个系统内对人员或商品的运输、安排及与此相关的支持活动的计划、执行与控制,以达到特定的目的。”

  (3)日本学术界的定义。20世纪90年代,日本对物流的理解由原来的销售物流PD转向Logistics,从而将物流定义为“包括调达物流、企业物流和销售物流活动在内的物流活动,并将单纯的流通领域的经济活动转变为包括所有物流活动在内的物流系统”。

  (4)中国学术界的定义。中国在1980年前后从日本引进了物流概念,在吸收了外国特别是日本物流的名词和定义的基础上,中国正式提出了物流定义,2001年,国家科委、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国物资流通协会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

  可见,加拿大和欧洲的物流定义与美国基本相同,都是“物流管理”的定义,因为在定义中都出现象计划、执行和控制等明显属于管理范畴的内容。日本的定义比较全面,基本上将物流的定义扩展到包括所有物流活动在内的物流系统。我国定义的现代物流的关键物流活动比美国的关键物流活动数量要少得多,这无形中限制了我国物流企业市场活动的范围,其最本质的差异还在于我国在引进现代物流理念的时候把现代物流中最根本的管理类活动全部抛弃了,留下的基本上是操作类的物流活动。

  现代物流业发展与创新的国际经验

  1. 第三方物流(3PL)

  作为物流业的新兴领域,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逐渐发展成为现代物流业的主体,在全球物流市场上已占据很大份额,成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的标志和代表。目前关于第三方物流比较公认的提法是,第三方物流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发达国家的政府普遍发挥对第三方物流的主导作用,日本和德国政府的作用尤为突出。例如,日本政府非常重视物流业的发展,1997年就提出了“综合物流对策”,目标是在亚洲建立最先进的物流体系。2002年,日本政府又出台了“五年计划”,通过利用数字化来推动物流业的发展。政府的主导作用除了出台相关可行的援助政策,鼓励物流业的发展外,还实施科学的规划与加大政府资金的投入。再如,德国政府对物流业发展做出规划和提出实施原则,政府加强对公路、铁路、港口的基础建设,所有的运输基础设施均由政府投资建设;通过合理的规划,使物流中心形成网络,推动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形成综合运输网。德国目前投入使用的20多个物流园区,都是由德国州、市政府投资设立的。

  2. 第四方物流(4PL)

  美国安德逊咨询公司1998年提出了第四方物流的概念,美国物流经济学家John Gattoma最先在其专著中提出了第四方物流的定义:“第四方物流供货商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货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能进行整合和管理,并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尽管埃森哲公司拥有“第四方物流”这个专有名词,其他的咨询公司也开始使用类似的服务,称之为“总承包商”或“领衔物流服务商”。无论称谓如何,这些新型的服务供应商可以通过其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能力来为客户提供更为复杂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和价值。第四方物流可以使迅速、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运送服务得以实现。

  第四方物流的运作模式包括由第四方物流和第三方物流共同开发市场的协同运作模式、提供运作和管理整个供应链的解决方案的方案集成模式、为多个行业提供物流整合方案的行业创新模式。无论采取哪一种模式,第四方物流都突破了第三方物流的局限性,做到真正能够的低成本、高效率地实施运作,实现最大范围的资源整合。

  3. 逆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

  “逆向物流”这个名词最早是由Stock在1992年给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正式提出的。一般来说,逆向物流是将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和包装从制造商、经销商或消费者流向回收地点或适当处理地点的规划、实施和控制过程,其目的是重新获取价值或对其进行适当处理。逆向物流包括产品再利用、再制造、整修、材料再生、废品处置等活动,以及伴随而产生的收集、运输、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