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中国新能源汽车2023年战事复盘

2024-01-10 17:33

  2024年虽然才过去不到两周,但新能源汽车新一轮的产品上新、技术布局、年度销量目标等均已提上日程。

  先看卷价格,2024年第一天,特斯拉官方宣布Model 3后驱现车保险补贴6000元,同时推出低息金融政策,限时购买Model 3/Y最高可省2.3万元,打响了降价潮的第一枪。

  哪吒汽车紧随其后,宣布下定哪吒AYA/哪吒X/哪吒S/哪吒GT,即可享受5000元哪吒新年专享红包好礼。业内分析,2024年以头部新能源车企主导的“价格战”仍将延续,尤其是在10万~20万元的主流价格带。

  证券研报认为,电动车价格仍未到底,且空间幅度相对较大,而电池成本下行也为车企降价新能源汽车提供了空间。2024年车企想要获得更多增量,价格战或将延续,“价格战”对市场仍存在较大影响力。

  再看卷车型,2024年的第一天,小鹏汽车发布全新MPV车型——小鹏X9,率先开启车圈新年第一卷。定位超智驾大七座的小鹏X9,可“一键变形”至超大四座SUV,全系标配冰箱、彩电、大沙发等200余项科技。何小鹏的雄心是期望X9能做到中国纯电MPV的NO.1。

  理想汽车的纯电MPV——理想MEGA定档3月1日正式发布,零跑将于1月10日举行“2024全域自研开放日”活动,正式发布LEAP3.0 技术的六大模块最新成果的同时,全新车型C10也将开启预售。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推出市场认可的车型,或产品,就成功了一半,年初,比亚迪旗下品牌推出腾势D9、理想汽车打造的新款车型MEGA都在市场上引发不少讨论。

  深度绑定华为的赛力斯,2023年AITO问界系列,新款M7力挽狂澜,单车单月交付20611辆,占整个问界系列月交付量的八成之上,该车型上市后两个半月大定数量累计突破10万辆。2024年起单月交付能力预计将达到3万辆,2024年问界汽车还计划推出并量产全新SUV车型 M8。

  而智己,在2003年,由一款车拉动整个品牌销量增长,2023年12月,智己汽车共计销售新车10,412辆,成功实现月销破万,其中仅智己LS6销量就达9878台。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自主品牌的优势更为明显,根据2023年前11月的数据,新能源领域销量前十名的厂商均为自主品牌。2024年,传统车企和新势力车企都将加快推出更多的新能源汽车车型,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蔚来共享换电.jpg

  2024年,一场属于所有车企的新能源之战已然打响,要实现更高的销量成绩,关键还是要靠全年的行动和数据说话。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也在积极进军美国市场,如蔚来、小鹏、比亚迪等都已经宣布了在2024年前进入美国市场的计划。

  国内的新能源车企开始逐步地走向海外,在外投资建厂,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头部企业,今年相继公布了多个投资扩厂计划,其中包括一些海外项目。2023年12月22日,比亚迪宣布将在匈牙利赛格德市建设一个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基地,在欧洲建厂除了可以使比亚迪避免欧盟的“原产地规则”关税,同时还能避开法国最近刚制定的倾向性政策。

  再说一下汽车生产线未来趋势。在说明汽车生产线未来趋势之前,我们需要明白的一点是,不论我们怎么强调软件定义汽车,汽车是智能产品,但汽车就是汽车,硬件在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如何处理硬件的制造,如何更新优化生产线,需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有力的执行力。

  互联网行业,产线可以“快速迭代”,但汽车生产线,需要有清晰、细致的规划,整个链条需要端到端的打通,更新迭代周期长,需要早发现问题,早一点布局。

  汽车产业发展从单一产品、单一产业到生态布局的特征越来越明显,随着汽车电动化的发展,对汽车产线的柔性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岛式"生产方式引起了关注。

  所谓“岛式",是打破了传统的流水线生产方式,将生产线划分为多个"岛”,每个"岛"都可以独立完成特定的生产任务,通过将制造工序解构重组,大幅提升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

  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汽车行业不会像锂电或光伏行业那样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速,但会是一个比较稳健的市场,“稳健增长”背后,是异常激烈的竞争,汽车行业“围城”依然存在,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需要在乐观与谨慎中取得平衡,汽车企业要有共赢的思考逻辑,要开放、要分利,和整个生态分利,和社会分利。

  汽车市场已经从超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单品竞争进入多品竞争的格局,企业争锋的方式、节奏和面对市场变革的动作都会出现很大不同。新能源汽车赛道的发展早已摆脱野蛮生长,2024年依旧是洗牌关键期,内卷可能还会加剧。

640 (6).png

  结语:汽车工业复杂,开拓不易,造车是个长跑比赛。在车圈浮沉打拼,需要的是激情、努力和耐心,更需要选择、规划和执行,不断修正目标,才能精准地达成目标;需要一直反思、总结、归纳和向前看,竞争将变得更加残酷。但汽车市场广阔,不会被一家独占,而是会形成多家共赢的局面,对于参与其中的新能源车企来说,都有机会。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