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海外加码?
快递业的增速放缓已成不争的事实,中国快递的下一站,当然是“出海”,更具体地说,是紧跟跨境电商和中企出海两大浪潮,逐步向全球市场渗透。
极兔出海的决心和营销策略,可从两件事看出:一是上市敲钟,一个是梅西代言。
2023年10月27日,极兔上市,去往香港敲钟的是13名来自不同国家的基层员工,极兔的大部分高层和重要投资人却并没有出现,这彰显了极兔的全球化思维。
2022年12月,极兔速递斥巨资拿下了足球运动员梅西的代言,以匹配它全球化的野心,让全世界知道了极兔的存在。梅西黑天鹅事件,极兔迟迟没有动静,可能是因为梅西是极兔的全球品牌代言人,即J&T Express的品牌大使,而不仅仅是中国区代言人,极兔是否更换梅西需要平衡中国市场和全球其他市场的利益。
极兔本身具有出海基因。极兔速递是在海外诞生的,从一开始,极兔的布局就是全球化的,国际化是极兔相较于其他中国竞争对手的重要优势。
2015年成立的极兔,在东南亚市场发展得如火如荼,按2022年的包裹量计,已是东南亚排名第一的快递运营商,进军国内,实际上是国际企业将业务反向输入国内。
经受住国内快递市场的残酷考验和烈火淬炼,极兔创新的“区域代理式”加盟网络成型和成熟,并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成为出海的利器。极兔“总部垂直管理,区域高度自治”的商业模式,快速复制到其他市场,并与本土文化更好地结合,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
对于北美,中东的新兴市场,极兔采取了跟在东南亚和中国市场类似的发展策略,通过集团统一管理,区域高度自治的模式,以调动当地团队的积极性。对起家于海外的极兔来说,国际业务及强大的商业模式复制力也是撑起极兔高估值的核心因素之一。
在投资人的眼里,他们选择极兔,看重的不仅是其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前景,而是这家企业具有全球化的视野和前瞻性。他们甚至认为极兔有潜力对标全球三大快递公司之一的UPS。
极兔出海的成绩斐然。受益于主要合作伙伴拼多多Temu、Shein等出海企业发展迅速,从2022 年开始,极兔开始加速拓展国际、织密全球网络,目前,在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墨西哥、巴西、埃及五国本土起网,并取得相当的成绩。2023年7月,极兔在巴西高峰期单日包裹量已超110万件,在当地主要同行中最快实现此等规模,可以说,海外市场一直都是极兔快递的“压舱石”。
任何地方都有竞争,海外也不例外。极兔的出海,面临四大竞争势力:分别是国际巨头,国内快递,本土快递,还有华人新势力。
国际快递巨头,大家都知道,就那么几家,UPS、DHL及Aramex Express等公司;本土快递,是所在国的快递,各国都有,但总体来说,竞争力不强。然而,就目前来说,可能撬动极兔压舱石的潜在竞争对手是国内快递的出海潮,和华人在国外的快递新势力。
国内快递包括菜鸟、京东物流、顺丰与三通一达,都在积极出海,其核心逻辑和业务落脚点,就是围绕“出海”而进行的“全球化”升级。
比如,在大本营东南亚,极兔面对来自国内同行的挑战。东南亚业务布局成为了国内顺丰、中通、圆通等快递公司海外战略的重心,随着国内快递企业进入的越来越多,极兔也要进入到守擂状态。
而华人新势力,是指在东南亚、中东、北美、拉美、澳大利亚等市场,一批华人创业者正在用中国快递模式结合区域市场特性,成长为全球性物流新势力。
比如,有中国背景物流公司iMile,借势中东电商市场的蓬勃上升期,在迪拜应运而生,正将中国物流行业成熟的解决方案与中东的地区特性有机结合;
再比如,2019年成立于加拿大温哥华的UniUni,则是以众包模式+数智化技术,瞄准了北美物流末端配送市场。
严格来说,目前国内走出去这些为电商配送快递公司,还谈不上国际快递公司,但毕竟是进军国际快递的一个途径或跳板。
纵观极兔速递这些年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张从“东南亚扩张至中国,再进军全球”的蓝图,这种逆向发展的逻辑,让极兔走出了差异化风格。极兔最终目标是全球拓荒,战略性地扩展至全球高增长市场,当然,海外进军注定着充满荆棘又负重前行。
三、盈利如何?
高速成长的代价是高额亏损:2020-2022年,极兔中国业务始终亏损,依靠东南亚市场以及融资输血,然而招股说明书显示,极兔东南亚市场的毛利率一路走低,2020-2022年,从29.8%降至20%;2018年开始起网的越南市场长期亏损。对于已经上市的极兔而言,2024年的首要目标就是盈利。
高额亏损影响了极兔的估值,2022年2月,极兔估值一度涨至180亿美元,然而上市前夕,估值仅130亿美元——在一年多时间里缩水50亿美元。
成功上市以后,极兔在资本市场表现亮眼,市值连创新高,目前已超过1250亿港元,成为了加盟制快递市值最高的品牌,近日,极兔速递(1519.HK)成功入选恒生综合指数。
极兔何以备受资本“宠爱”?资本市场持续押注极兔的背后是什么?不少看好极兔的投资者认为,极兔文化上“师承”段永平,战略上追求“极致的性价比”,业绩上都曾打造了增长神话。极兔与拼多多基因相同,拼多多逼近阿里,不是创造了奇迹吗?极兔也能!
然而,盈利是一个不可绕开的话题,作为一家由资本加持的上市公司,极兔需要保持良好的业绩,以满足股东和投资者的期望,倘若极兔仍继续亏损,那就十分考验资本的耐心了。
长期亏损,投资人和股东是不允许的。毕竟,资本最会趋利避害,能迅速地造就一家企业,也能十分果断地抛弃一家无利可图的企业。极兔的资产负债率远高于同行,仅有“大本营”的东南亚地区实现了稳定盈利,而中国和新市场实际仍在连年亏损。
当前极兔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守住份额,如何持续增长?极兔目前有56%的营收来自中国,但2023年上半年,极兔中国的单票收入为0.34美元/票,尚不及通达系。单票成本则为 0.4 美元,也就是说,送一件快递,是亏钱的,送越多,亏越多。这是衡量极兔快递真正内力如何的一个指标,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