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售丹鸟之后的菜鸟,彻底放弃了国内市场的配送,放开手脚冲击国际市场,在阿里出海加速的大背景下,菜鸟能否成为快递行业一支国际化劲旅?菜鸟又有什么样的杀手锏呢?
一、轻装走海外,重装搭基建
年初,伴随着阿里集团整体战略调整,菜鸟进入后阿里时代,剥离部分与电商强关联的业务,移交给淘天、速卖通等平台,专心做底层物流网络服务,更聚焦于全球化和科技。
重大的一笔轻装是菜鸟以3.62亿元出售丹鸟物流,本质是一次战略减负与资源聚焦的精准操作。作为菜鸟国内品质快递业务,与菜鸟当前“国际物流+科技”的核心战略协同性有限,今年前4个月还亏损2.34亿元。
对于诸如丹鸟这类“低协同+低盈利”的边缘性业务板块,与菜鸟国际物流的高增长主航道形成资源分散,因此,剥离是必然的,既能回笼资金,又能减少非核心业务对团队精力的消耗,实现业务结构的“瘦身”与“提质”。
经过过去两年的内部变革和“收敛聚焦”,卸下包袱后的菜鸟,未来的走向已清晰,那就是重点发展“国际物流”和“科技”两大主线,这标志着菜鸟的发展进入了3.0阶段。
菜鸟成立后的前5年 可称为1.0时代,是一个以技术驱动的平台;第2个五年,是菜鸟的2.0时代,开始尝试各种外部的、基础的物流服务,其中有不少是试错项目。
在我们大众的认知里,国际业务就是跨境物流,主要是出海,甚至不包括进口,其实,菜鸟的国际物流业务包括三大部分——跨境电商快递、海外仓供应链、本地快递等多样化服务,三大业务之间有很多的组合之处,具有高度灵活且适应性强,其中致力于“中国走向全球”和“全球走向中国”的跨境包裹运输,使大家最为熟悉。
相较于国内快递市场的激烈价格战,国际物流赛道,尤其是跨境电商物流,具备客单价高、利润空间大、增长潜力强的特点。那么,菜鸟聚焦海外,是为了逃出内卷?
其实,有更深远的社会责任与现实意义。在跨境电商生意里,中国的商品有足够强的竞争力,但如果叠加过高的跨境物流费用和过长的物流时间,竞争力会下降,
菜鸟转身背后,是要为中国制造集体出海打造更有性价比的通道,是中国商品出海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菜鸟而言,尽管外部环境变化加速,但全球物流网络的基础性需求反而在持续增强。长期投入会面临短期波动,但菜鸟以全球市场的全面布局和规模优势,能够有效应对不确定性,为客户提供更稳定的时效和成本保障。
从三大国际快递公司发展历程看,其国际物流网络发展的关键是在特定时期对特定趋势和需求的精准切入以及与之匹配的资本和技术投入,因此,在国际物流上,菜鸟对全程各种物流基础设施核心资产有坚定投入。
国际物流是一个覆盖非常多环节、涉及非常多国家和地区、中间参与者众多的长链条网络,曾经盛行着以外包服务、中间物流商为准的二手拼接式物流,带来了效率低下、信息不透明、货物安全得不到保障、乱收费等顽疾。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交接协作环节,确保全流程可控和顺畅,然而,真正实现全链路可控的难度极大,需要长期的重投入,因为,全球化是非常依赖核心物流资产基础设施的行业,没有扎实的投入,单纯依靠协同是难以创造差异化价值的。
菜鸟要搭建一张真正全球化、市场化的物流网络,必须重装上阵,在国际物流基建(如海外仓、干线运输)和物流科技研发(智能调度系统、数字化清关)形成巨大投入,才能强化全球化竞争壁垒。
就目前来说,菜鸟已拥有庞大的海外基础设施。在国际环境复杂、全球经济承压的背景下,进行这样的重资产投入是出于何种战略考量?中国制造正从“拼价格”转向“拼交付”,菜鸟希望通过坚定的战略投入和持续的科技创新,在物流基础设施上形成自己的“硬核能力”,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实现全球化经营的可持续稳步发展。
在基础设施上,菜鸟进行一定提前性的全球化主动布局,选择高可控的端到端的国际快递网络,包含了“国内揽收-干线运输-海外枢纽到目的国-目的国配送”全程四大段。
早在2016年起,菜鸟就在比利时列日、马来西亚吉隆坡、中国香港等核心枢纽布局洲际航空eHub——智慧物流枢纽,并在全球不断建设全自动化的分拨中心、菜鸟已经在全球建立了18个海外分拨中心,超40个仓储设施,近期连续在西班牙、以色列、巴西、新加坡、罗马尼亚和越南等地交付自动化分拨系统,还有首公里提货、干线运输、最后一公里配送、末端自提等基础设施。
供应链全球化是非常确定性的趋势,而海外仓是菜鸟全球供应链业务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中国企业出海从“卖货”转向“品牌本地化”,能将物流时长从10天缩至次日达的海外仓,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洞察到中国出海企业对海外仓的强烈需求,菜鸟迅速响应,近两三年来加速在海外布局本地仓储网络。
近日,菜鸟加拿大第二座自营海外仓正式投入使用,至此,菜鸟已在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共布局13个海外仓,这些菜鸟自营海外仓,不仅能够为客户提供本地仓储和本地服务,还能实现北美三国之间仓库的库存统一管理与调拨。
菜鸟肯下血本,在海外仓链路上的能力是全流程的:从国内清关、海运,到当地仓储,再到末端配送,形成完整闭环,助力汽配、家居、家电、家具等多个行业领域的品牌加速出海。
当然,海外仓模式并不能覆盖所有需求,它对于选品精准度、库存深度、售罄率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更丰富和全面的商品供给依然主要依靠国际小包
海外本地服务能力。菜鸟敢于投入目的地国的本地配送网络建设——它既决定了末端派送的成本,也直接影响着面向消费者的服务体验。
海外本土基础设施建设有非常高的战略价值,但也是非常难的一个环节,对于全球化基础能力,比如本土文化理解、跨国经营管理等都有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物流公司有足够的战略深度来支持这种中长期的能力建设。
目前,菜鸟已经在包括西班牙、法国、美国、墨西哥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设起了更加匹配电商发展的本地快递网络。以西班牙为例,菜鸟从2021年就开始在这里拓展快递网络,部署了500组自助取件柜,合作开始了4000个包裹自提点;在墨西哥,菜鸟从2024年进入该市场以来,迅速建起了覆盖超过20个州的高效配送体系,实现了80%的全墨货量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