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京东、菜鸟科技实力PK

2025-11-10 20:43

  而菜鸟一直持续将AI等技术与产业、运营做深入结合。从应用层面来看,菜鸟的物流科技能力也经得起考验。菜鸟基于自有物流场景自研的亚洲最大机器人仓库、全球最大跨境仓,经过实际运营被证实具有显著的提效降本能力,逐步开始完成商业化。

  当一个技术走到成熟期,他们往往可以利用成熟的产业链和规模效应,将其产业化做到极致。因此,他们推出的产品是经过大促实战检验的成熟技术方案,最突破的优势就是适配性强,比如“狼族” 机器人各款设备功能与场景适配性突出,比如京东的自动分播墙(端到端版)采用立体分层设计,覆盖订单分播、逆退分类、小件集包等场景,广泛兼容易多种商品件形。

  其实,物流科技领域的竞争,技术固然重要,但只拼技术也不行,京东物流与菜鸟还拥有两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既懂物流又懂技术:其他物流科技巨头大多是技术背景出身,更多的是“技术驱动”,而菜鸟与京东物流则是“技术+场景”驱动,这源于他们本身就有物流业务,在自己的物流场景中打磨了技术,再实现技术的商业化。

  二是既有客户基础也有信任基础:他们长期在国内与全球性品牌合作,彼此之间更加熟悉,也更容易获得客户的信任,这一点是其他物流科技企业卷都卷不动的,这种综合性的能力让他们在全球物流科技竞争中具有较强的优势。

  因此,京东物流与菜鸟物流科技的核心产品,是在国内极为丰富的场景中被锤炼出来的,无论哪个拎出来都很考验技术能力。

  研发的终极目标是落地。京东物流与菜鸟都有丰富的落地场景,并有强烈落地的主观能动性,拿京东来说,用于仓库自动化的“狼族”产品的应用进程更快,以“智狼”为例,已于2024年在京东仓内规模化部署近万台。

  近日京东又宣布未来5年投入300万台机器人、100万台无人车和10万架无人机,以技术重构物流,实现从电商平台向智能供应链服务商的转型,达到规模效应与技术红利的双重释放。

  无论是京东物流的黑科技,还是菜鸟的科技产品,都是为了服务于一个目标:物流的降本增效,他们的终极目标,是成为行业智能基础设施的构建者和生态规则的参与制定者。

  二、各有聚焦点

  综上所述,京东物流与菜鸟都是科技实力雄厚的物运营商和装备制造商,如果硬要说出二者在科技研发上不同点,那么,可从以下三点说起。

  1、国内国外

  与京东相比,菜鸟更注重国外,这与菜鸟的发展战略密不可分,年初,伴随着阿里集团整体战略调整,菜鸟战略重心重新校准,出售丹鸟之后,彻底放弃了国内市场的配送,放开手脚冲击国际市场。

  菜鸟更聚焦于全球化和科技,重点发展“国际物流”和“科技”两大主线,这不仅标志着物流运营基础施的投入向外,而且也包括物流技术装备的行销也向外拓展,因此,“掌握硬核科技”是支撑其加速科技出海的具现化表现。

  今年以来,菜鸟物流科技海外销售规模同比去年保持双位数增长。自动化分拨、自动化仓储以及数字化解决方案不仅覆盖东南亚、南美和中东等新兴市场,也全面进入欧美日韩等传统市场,渗透到当地邮政及快递公司与快消公司的物流供应链中。

  据报道,菜鸟已向罗马尼亚当地头部快递公司SameDay连续交付四大自动化分拨中心,在亚太区域,菜鸟向越南头部快递公司交付越南南部最大的自动化分拨中心。还在西班牙、巴西、新加坡等地交付自动化分拨系统,同时也为多家跨国集团在欧洲、亚洲和美洲等多地的仓储和分拨自动化升级提供从设计到施工的全链路解决方案。

  菜鸟自动化和数字化项目已在全球28个国家落地超过600个,菜鸟在加速布局科技出海,用新技术重新定义全球跨境物流。

  2、仓内仓外

  毫无疑问,菜鸟与京东物流都注重仓内装备的研发和系统技术方案的解决,都是“AI重塑仓储新范式” 的践行者。但相比之下,京东在聚焦仓内之外,更聚焦仓外的运输设备、末端配送的布局。

  而菜鸟研发的诸多智能化产品,更多地是赋能仓储,比如菜鸟东莞沙田3号智慧枢纽分拨中心,入库安检区采用的是快递领域最新的单件分离-六面扫-高速安检设备,是中国跨境电商小包领域的首创应用,通过集成叠件分离设备、六面扫和高速安检机,并结合自主研发的线上判图系统与视觉算法,实现安检流程全面升级。

  京东物流的技术布局呈现“三段式” 战略:不仅仓储智能化、而且同样重视运输无人化、配送多元化。

  运输环节的无人化突破更具颠覆性,京东X 事业部研发的 L4 级自动驾驶无人重卡已完成京沪高速干线测试,单车载重40吨,油耗较传统卡车降低15%。

  前两天,京东联合制造乘用车就是大新闻,其实,京东早已在物流车上有所成就,今年7月,京东物流公布了自研无人轻卡——中型货车,载货空间(24立方米),续航可达400公里,主要用作大型仓库到配送站(前置仓)的物流配送,运载量是普通货车的3倍。

  京东的这款无人轻卡拥有L4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搭载了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高清摄像头等多种类传感器的融合感知方案,能识别复杂的路况,稳定而安全的完成运输任务。

  据了解,这款无人轻卡,也与京东最近公布的造车一样,由广汽旗下祺迹汽车提供整车生产,而被称为无人卡车灵魂的自动驾驶软件算法则由京东和祺迹汽车共同研发。

  9月京东物流宣布第六代无人智能配送车进入规模化商用,同样具备L4级自动驾驶的能力,货箱容积4立方米,最大载重1000公斤,可用于城区内配送的“最后一公里”。

  当然,在无人配送车上,菜鸟也有不错的产品,菜鸟L4级公开道路无人车已面向全国销售,在30多个城市和地区上路运营。京东也是配送无人机的研发应用先驱。

  而菜鸟呢?秉承国际化路线,专心打造分布全球的智慧物流枢纽——目前已经在全球建立了18个海外分拨中心,超40个仓储设施,著名的有比利时列日、马来西亚吉隆坡、中国香港等核心枢纽。

  菜鸟全球供应链履约中心,仓内拥有成熟的仓储自动化系统,通过双深位料箱超高货架、箱式仓储机器人(ACR)和潜伏式顶升机器人(AMR)协同作业,配合仓储WMS系统与自动化WES系统,实现高柔性、高密度存储、高系统效率的订单履约。

  菜鸟在马来西亚建成东南亚最大自动化仓时,能针对性设计“双深位料箱货架+箱式机器人”系统,处理潮玩品牌日均十万级SKU的复杂订单。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