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比如菜鸟香港eHub全面接入RFID(无线射频识别智能芯片),成为香港首个RFID全场景覆盖的智慧货运中心,此举将RFID技术融入智慧货运中心的卸货、安检、存储、出库全场景后,包裹运转时效将提升30%以上,荣获2大国际认证。
3、内部外部
可以肯定,京东物流与菜鸟二者都通过技术优化自身运营效率为出发点,但相比之下,京东的科技产品更注重内部的使用,而菜鸟则较早地沉淀的一系列物流科技行业解决方案推向了市场。
京东物流的技术投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技术重构物流成本结构,将履约能力转化为京东生态的护城河。比如无人配送车,京东除了自研的无人车外,也外采第三方的无人车产品,新石器是京东在末端配送场景下的主要外部采购方。
而菜鸟更偏重于为行业客户提供实用且经济高效的技术解决方案,菜鸟科技外部客户两年增长三倍,比如菜鸟物流科技帮助某头部车企解决了多品牌多类型AGV联合调度与混场运行难题,做到最大同场调度超1000台AGV。
近日,业内盛传菜鸟科技拿下“神秘”全球客户,斩获数亿美元科技大单,菜鸟能够拿下多家全球大单,代表中国物流科技“出圈”,既是对其在技术领域深厚底蕴、卓越实力的肯定,同时也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物流核心技术的认可,说明中国科技已经成为“平视”全球物流科技巨头能力的对等博弈者。
为此,菜鸟已经在美洲、亚太地区、中东和欧洲等地设立了物流科技本地团队,保障多个全球项目的合作与交付。
当然,京东物流的产品也向外出售,比如智狼机器人,就正面向外部客户使用,并且其自研的智能供应链系统已向茅台、蒙牛等300余家企业输出,2025 年技术服务收入突破 50 亿元。
三、胜负在未来
不可否认,京东物流与菜鸟发挥脱胎于互联网公司的优势,科技为先、数智化为先,依托中国制造的供应链优势,迭代出了高性价比的自动化技术能力,而且物流与科技两大方向,正在成长为相互反哺的生态循环圈。
技术投入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边际成本递减”。京东物流的成本优化呈现 “三阶段” 特征:短期投入、中期平衡、长期盈利,菜鸟也在研发与投入之间做平衡。
研发的开放性熟很重要,京东开放的智能物流平台吸引大疆、亿航等300余家企业接入,形成“技术-场景-数据”的正向循环,除此之外,决定未来胜负的还是取决下面两大因素。
1、智能化速度
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上京东物流首度发布两大核心科技成果——“超脑大模型 2.0”与“异狼具身智能机械臂系统”,代表物流行业告别“辅助决策”、迈入“具身执行”的全新阶段,二者的协同效应,为行业智能化型提供了可落地的技术标杆。
物流“超脑大模型2.0”,全面走向Agentic,实现智能设备的自主决策。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决策体系,超脑大模型2.0可将千万级别变量模型求解时间缩短至2小时内,动态调整物流最优规划,通过多个智能设备协作,大幅提升物流供应链作业效率。
京东物流“异狼”具身智能机械臂是一项世界级突破性创新,依托先进的视觉感知系统,能够实时解析包裹的尺寸、形状、材质等特性,从而生成抓取的决策方案,并通过高精度运动控制技术实现高难度复杂动作与毫米级操作精度。
超脑大模型以智能决策中枢身份完成全局物流数据解析、非标包裹处理方案制定,异狼机械臂则作为终端执行核心,将这些优化决策精准转化为仓储码垛场景中的高效操作,形成“云端智能—终端执行”的完整运转闭环。
更重要的是这两大研发产品有自主学习能力,超脑大模型2.0可自主学习,而具身智能技术赋能“异狼”机械臂在真实生产场景中自主学习,快速迭代,不断提升各项技术指标,可构建了“感知-决策-执行-进化”的智能闭环系。
它们还可以在1:1映射物流世界的全链路数字孪生物流网络中,不断进行自我博弈与推演,成为一个可以“不断自我进化”的供应链生命体,实行物流装备从“机械化作业”向“认知化智能”加速跃迁。
未来,这一生态由京东物流内部亿级供应链数据和上千个供应链场景打磨,可为客户提供全景GIS、精智地址、位域洞察三大方向的赋能,从而使一个以“自主进化”为内核的产业生态圈正在加速形成。
2、人才梯队
京东在2016年成立了研发物流科技的X事业部,并发布了智能配送车的第一代,2018年,孔旗加入X事业部,几乎同时加入的还包括朱伟铖、庄立等人,这是京东物流无人车的核心班底,实力不俗。
然而,2021年之后孔旗、朱伟铖、庄立等人离开京东,共同创立了九识智能,专注于物流无人车研发和销售,有媒体爆出,九识智能和京东之间存在着知识产权纠纷。
直到今年8月底,京东物流引入了智能配送车项目的新负责人:自动驾驶方案提供商元戍启行的技术合伙人蔡一奇。近期,京东“造车”供应链的人才招聘也已经展开。10月中旬,在招聘平台脉脉上发现,目前京东汽车已释放多个岗位。其中,零售事业部算法岗年薪最高可达123万元。
德意志银行在发布的报告中指出,中国企业在高端制造与服务领域持续构建全球性价比与质量的双重优势,中国的颠覆性创新力正重塑产业竞争格局。借此东风,物流装备制造业要领先世界,为全球物流智慧生态圈贡献特有的中国技术与中国方案。
市值800多亿港元,营收达到1828亿元京东物流,与其当量差不多,运营全球15亿包裹的菜鸟,介入物流装备的研发,是行业之幸,而现象级的科技创新成果,往往会带来生产力重大变革,京东物流与菜鸟在未来可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结语:凡是过往,皆是序章,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二者的碰撞与竞争,将如何推动物流装备制造业的进步,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