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件行业分析——配套件呼唤春天

2007-09-30 10:17
配套件企业的领导以及行业专家进行了系列采访和探讨。

  本次参与专题讨论的嘉宾有: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原副总工程师    刘良臣
  广西玉林玉柴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潘国远
  湖南山河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姚广山
  石川岛中骏(厦门)建机有限公司  总经理       黄攸权
  徐州徐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茅永林
  厦门藤田挖掘机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庞天成
  马鞍山方圆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王亨雷
  上海纳博特斯克液压有限公司   董事、副总经理   葛志伟
  洋马发动机(上海)有限公司    小型陆用柴油部部长 宫田桂树
  江苏瑞隆电液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阎季常
  徐州良羽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董事长       魏宝珍
  宁波广天赛克思液压有限公司   总经理       高志明
  徐州徐工液压件有限公司     总经理       王庆祝
  江苏创空调有限公司       总经理       陈雪锋
  上海永信仪表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总经理   彭敏智
  宁波大港意宁液压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总经理   胡世璇

  记者:如何看待目前中国工程机械配套件整体水平?与国外配套件水平差距在哪里?

  庞天成:中国工程机械配套件的发展、进步、提高有目共睹,差距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首先是观念落后,在企业实际的主机配套过程中,经常有人认为工程机械配套件就是一些“粗活”,没有必要下那么大的功夫去投资设备以及人力和财力。其次是缺乏品牌意识,作为工程机械配套件的生产制造企业经常是自己的企业定位为“跑龙套”企业,不需要有什么知名品牌,只要主机企业需要什么,配套件企业去做什么就可以了。再次是技术创新理念缺失,经常是把别人的技术“拿来”却又不“注意”消化,最后是没有把自己提高,反而将自己遗失,配套了几十年,主机产品一改变,自己就不知如何是好了,而且只配套容易制造的,不配套难度大的零部件。造成了眼下的不利局面。

  葛志伟:我认为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技术、管理和供应链上:

  (1)技术

  目前核心配套件的原理、结构都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在理论上也达成了共识,主要的差别一方面在于配套件生产厂商对于产品性能改善的经验积累上;另一方面是在生产工艺上,不是投入几台设备就能解决品质问题,而是在加工工艺流程上。如液压件一个很大的故障是清洁,每道工序后都进行清洗去毛刺,在装备前再清洗,但是很多其他企业并没有这样安排生产工艺流程;

  (2)管理

  在企业经营管理上,我们很多企业都做得不错,各有特长。但是对于产品质量一丝不苟的态度以及对产品精益求精的追求还略显不足;

  (3)供应链

  配套件企业一样需要配套件,例如:铸件、轴承、密封件等等,而由于国内材料,热处理等因素,目前此类基础类产品的供应仍存在问题。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原因。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一些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和积累还不足。例如,工程机械在高压,高温的环境下使用,对于液压机器来说是一个非常严格的条件,而国内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的配套才刚刚开始,不可能一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需要时间,需要相关行业的发展支撑,这是客观存在的因素。主观上,国内企业强调眼前利益,不注重产品的真正消化吸收,使得核心技术发展缓慢。其实,没什么特别的方法来快速提高产品质量,尤其是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是逐渐积累的过程。

  潘国远:做专、做强才能做大,无论是主机企业还是配套件企业。国内工程机械生产企业,各自有不同的目标,不同的定位,唯有把产品做专做好了,才有更多的发展机会。配套件企业更是如此。

  目前行业的竞争实际上就是资源的竞争。谁拥有这些资源,谁就能处于竞争中有利的位置。一些知名的品牌,单个机型能实现千台、几千台的销售,对关键资源的主动权,是实现销售的关键。我们注意到,国内外主要的工程机械厂家,为了能实现资源的最大化,液压系统的采用选择上基本都采取了多元化配置。国内品牌挖掘机生产企业,如对这方面的资源的主动能力得不到提高加强,20%左右的市场分额恐怕很难改变!

  应该承认,国内从设计开发、测试的综合能力上,和国外比有一定的差距;但大家知道,工程机械如挖掘机,配套技术的开放性越来越大,我用什么系统你知道,你用什么我也知道,行业的竞争的重心正逐步向制造能力水平的竞争转移。这显示供应链对于主机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

  茅永林 :我以发动机为例谈谈自己的观点,发动机特别是用于挖掘机的发动机要求是非常高的。第一,要求工作时间长,一般达到每天18个小时(或以上),而且是满负荷作业;第二,负载变化快,冲击大;第三,作业环境恶劣。如何在以上条件下保持发动机的耐久性,这是国产发动机的主要差距,也是要努力提高的方向。

  高志明:目前我国工程机械液压件配套件存在的问题,不在于资金和管理,而在于工业基础件(原材料),对于原材料来讲,这不是某个企业(集团)一时半会所能解决的,有很多问题是要国家解决的。我们国家的工业基础——金属冶炼水平未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而往往这么基础的东西基本控制在国有企业里面,民营企业在某些问题上是无法解决的。从我们几十年生产液压件的经验来看,我国生产的液压件和发达国家生产的液压件的差别就在于原材料和热处理工艺。从工程机械液压件方面来讲,它就好象是一个运动员,运动员的最佳年龄在16~30岁之间,只有具备相当坚实的身体和很好的骨架,才能成为一个出色的运动员。我国液压件要达到国外发达国家的水平,首先具备原材料要过硬,热处理工艺要跟上,其它就没有问题。

  阎季常:目前全国主要工程机械专业配套件企业的销售总额不到美国派克的1/12,一年不到100亿的销售与主机2000亿的销售完全比例失调,说明什么?说明我们所谓专业的工程机械配套件企业无论在资金,还是在技术和管理上根本无法跟国外先进国家相比。

  另外,我们国内很多的配套企业还处在低水平、重复发展的过程,对高水平的液压件投入少,认识不足。说到技术方面,我们国家从来不缺乏设计人才,而是缺乏工艺人才!配套件的水平恰恰在工艺上体现出来,这也是我们国家一向“重设计、轻工艺”和“重主机、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