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无论中外,独角兽新生代掌门人中,许多是财务出身:拿我国三大电商来说,阿里的CEO张勇,就出身于财务;而京东新任CEO许冉,也是财务出身,这是巧合呢,还是历史的必然?一、新时代的抉择草莽时代已成过往,新时期需要财务出身的CEO,因此,财务人张勇,从CFO成为阿里巴巴最出色的CEO。马云语录中有这么一句:“天不怕地不怕,就怕CFO做CEO。”然而,2015年5月阿里巴巴新的CEO上任,就是财务出身的张勇,曾经担任盛大网络和淘宝网CFO,马云在公开信中自黑:说来惭愧,逍遥子是CFO出身。
花名逍遥子的张勇,妥妥的财务人,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任职于安达信、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2005年加盟盛大,任财务总监;2007年加盟阿里,出任CFO。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最重要的一点是随时调整自己的理念:他曾说过,电商是不需要做物流的,当京东的物流对电商竞争起到决定作用的时候,菜鸟就调整了发展方向;任命CFO出身的逍遥子掌舵阿里大船,自有马云的一番道理,也是形势使然。阿里的高管团队中,马云先后提拔和培养了卫哲、井贤栋等多位CFO出身的CEO。2019年9月马云宣布退休,接任他担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还是张勇,马云培养出的人才很多,但董事局主席为什么非CFO出身的张勇莫属呢?况且,当时的张勇并不为大家所熟悉,也不是阿里老臣?为什么很多互联网独角兽,象阿里一样,选择财务出身的人领军企业?答案是,企业的发展已走过了粗旷发展的草莽时代,而进入了精细发展的深水区,互联网企业的红利时代已成过往,目前的情况是市场更卷,竞争更为激烈,同全球一流大厂同台竞技,需要综合素质非常高的管理人,需要更深的市场洞察和建立核心能力,需要缜密的思维与精细化的运作。而财务出身的人,由于工作经历的原因,具有精细的管理能力和迅速、敏捷、精准投射的执行力,具有把战略转化为政策,把公司意志转化为行动的优势。正如阿里内部人所称:阿里发展到现在,需要在高速路上换引擎的,需要把拖拉机换成了波音747,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而这个担当换引擎重任的人正是财务出身的张勇。包括电商在内的互联网企业,经过十多年的突飞猛进,叠加人口红利消退,已很难挖到新增量,逐渐透出涨不动的疲态,不仅仅是营收、利润整体下滑和不断的裁员、降薪潮,还有市值的腰斩。阿里,拼多多、京东、抖音、美团、快手等不同程度的存在这种情况,因此,企业进入了求生、求兴的时代,核心业务将从“广度”增长切换到“深度”增长赛道。这一赛道的更换,CEO的选择标准也应时而变,需要懂得顺势而为,与社会经济同频共振的道理,需要CEO排除各种内外因干扰,做规范发展的模范生,更重视对成本的考核,利润的把控。创业难,守业更难,激情与狠劲在公司的创业之初是大有裨益的,企业要谋发展,开拓往往显得更加重要,需要销售出身的人担当CEO,烧钱换市场在所不辞,粗线条的管理体系,在高速发展的红利期被增速掩盖,在需要精细化运营的高质量发展时期则立即显露出来。进入稳定发展期,或称守业时期,盈利,成为互联网企业的关键驱动力,今天的互联网商业环境,一个共识是“流量红利”边际效益减退,高歌猛进的互联网公司纷纷转向寻求高质量增长,需要控制消费与开支,CFO出身的人普遍存在谨慎的思维。互联网大厂现在越来越关注生意的本质,没有谁会比CFO更懂得赚钱——少亏钱是赚钱,节流也是赚钱。互联网企业走过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后,需要的是另一类的掌舵者,敢创敢干成为充分条件,而走一步,看十步成为必要条件,所有决策,都需经过精心的算计,才能塑造和影响企业的未来,否则,再大的企业的也可能翻船,苏宁的困境,海航的麻烦,国美的失意,都是算计不妥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