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业:2007年投资策略中国制造装备全球

2006-12-19 10:20
30.0%和22.1%。

  其中,承接新船订单位居世界第二。

  行业利润呈爆发性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6年1-10月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868家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997.55亿元,同比增长37.60%;实现利润总额57.02亿元,同比增长155.24%,增速分别较2006年上半年和2005年全年提升28.16、35.66个百分点;毛利率为11.19%,比2005年同期提升2.48个百分点。

  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1)油运市场繁荣和世界贸易持续增长拉动了造船业的全球需求,也造就了中国造船业景气度向好;2)我国造船量以及在世界造船市场的份额不断提高;3)我国造船厂在2003年、2004年航运周期顶点所承接的高价位订单逐步在2006年实现交付,导致行业利润率提高。

  我国造船业受益于国家政策扶持。9月18日国家发改委、国防科工委联合正式对外发布了《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15》。《规划》对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方向做出了明确的指导,将推动造船业的进一步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我国将集中力量建设长江口、渤海湾、珠江口三大造船基地,中船广州龙穴造船基地作为珠江口造船基地建设的关键项目,对于完善我国船舶工业产业布局,促进我国船舶工业结构升级,做大做强我国船舶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两年世界船舶市场走向判断。世界经济增长和贸易的发展是影响船舶市场变化的主要因素。中国石油、铁矿石及其他大宗散货的海上运输需求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航运市场未来两年的走向,预计未来两年世界船舶市场将继续保持景气,2007年船价将维持高位。目前的油船船队中,单壳油船仍占四分之一以上,2010年前需要淘汰的单壳油船约为9000万载重吨。中国原油进口量的增长和IMO提前淘汰单壳油船的规定增强了投资者信心,油船价格将保持较好水平。散货船市场仍会保持一定程度坚挺,中国铁矿石的进口和世界粮食的进出口将会继续支撑这一市场。相比较,集装箱船市场前景较难把握,集装箱船的建造取决于集装箱航运需求量,预计未来订造量恐难高过近几年水平。

  3.2.2集装箱:行业盈利大幅下降行业利润大幅下降。2006年1—10月,我国集装箱制造业收入下降1.48%,利润总额下降58.07%,行业平均毛利率8.66%,同比下降6.86个百分点。行业景气回落始自2005年下半年,之前集装箱市场已经连续14个月高涨,处于超买状态。

  行业在波动中不断增长。2006年初普通干货箱价格为1450美元/TEU,4月份开始上扬,9月份升至1900美元/TEU以上,预计第四季度将有所回落,估计在1700-1800美元/TEU。总体看,受行业内潜在产能制衡,箱价难以大幅提升,未来波动趋于平缓,变动区间在1500—2000美金/TEU。集装箱用Corten钢的价格自2006年初的400多美元/吨,上升到第三季度的接近600美元/吨,预计未来两年或小幅走高。

  基于对未来数年全球经济、贸易总量的乐观估计,我们认为全球集装箱需求将稳步提升。2007年、2008年、2009年全球集装箱船数量的增长率分别为13.0%、14.6%、13.4%(Clarkson预计),相应也可以推算新集装箱的增量需求在13%以上。此外,集装箱需求还来自于旧箱的更新。过去5年,每年淘汰的集装箱量占上年底全球拥有量的比例最高为5.4%,最低为4.4%。2005年底全球集装箱保有量为2108.9万TEU。我们预计2006年、2007年、2008年全球集装箱的新增需求增长率为14.5%、13.0%、11.5%,每年的淘汰量占上年底全球拥有量的5.5%,计算得2006年、2007年、2008年全球集装箱需求量分别为263.35万TEU、290.61万TEU、318.92万TEU。

  3.2.3上市公司分析

  前三季度,行业内5家公司整体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1.70%和1.22%;净资产收益率为19.27%。从净利润增长率指标看,广船国际大幅增长408.54%,沪东重机增长率达72.19%,振华港机和江南重工分别增长30%以上。但是,权重最大的中集集团业绩下滑,拖累了行业整体表现。

  中集集团、振华港机均为全球行业龙头企业。中集集团的干货箱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达55%,销售收入的出口比例在95%左右。我们预计公司集装箱业务未来发展将趋平稳,不再具有高成长性。在中集集团的利润构成中,道路运输车辆业务占比正在快速提升(目前为10%),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振华港机集装箱起重机国际市场份额高达74%,出口产值占总收入的85%,集装箱起重机销售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91.75%。

  2006年公司在散货机械市场、大型钢桥、海上重工(包括浮吊等)等市场开始取得新突破,中交股份上市对振华港机也产生正面影响。

  沪东重机、广船国际和江南重工都是中船集团旗下公司。中船集团目前正在加大资本运作力度,整合优化造船、修船和配套资源,三家上市公司将因此受益。

  3.3机床:迎来发展黄金时代

  3.3.1行业业绩稳定增长

  机床行业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5年522家金切机床制造企业共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42.03亿元,同比增长25.32%;利润总额20.76亿元,同比增长30.75%;毛利率、税前利润率分别为18.17%、4.70%。2006年1-10月,517家金切机床制造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432.80亿元,同比增长24.74%;利润总额19.12亿元,同比增长30.85%。2005年全国金切机床产量为45.07万台,同比增长12.8%;2006年1-10月金切机床产量为46.01万台,同比增长13.8%;毛利率、税前利润率分别为18.71%、4.42%。

  2000年以来,我国机床行业无论产值、产量、销售收入都保持着两位数以上的增长,2004年是我国增长最快的一年,2005年以来,增速绝对值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快速增长趋势中。

  中国迎来了机床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机床工业在未来5-10年将持续景气。中国将复制机床强国的发展道路。1)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机床行业的下游行业成长迅速;2)受益于全球产业转移,中国成为全球的“加工中心”;3)国家已经认识到发展机床工业的重要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机床工业的发展。

  3.3.2政策推动、需求拉动,行业保持快速增长我们预计“十一五”期间中国机床消费年增长率在15%以上,中国机床行业销售收入增速保持在20%以上,由于数控机床的比例大大提高,行业内优势企业增幅将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判断的前提为:1)未来5年我国机床下游行业增长保持15%左右的速度;2)

  进口替代取得阶段性成果,截止2010年,国产数控机床的市场占有率达到50%,国产机床市场占有率达到60%;1、机床新政支持力度大、方位全,大力发展机床工业势在必行装备工业的发展关系到一国整体工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在世界上的位置,机床作为“工业母机”,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意见》明确提出要在机床领域实现重点突破:发展大型、精密、高速数控装备和数控系统及功能部件,改变大型、高精度数控机床大部分依赖进口的现状,满足机械、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