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张立群研究员,在有关中国经济形势的报告中指出,2008年是中国经济运行由升转降的一年。这种变化既由于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变化的影响,更主要的是数年来宏观调控效果的综合体现。他认为,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转折性变化,不是市场自发调节的结果,而是政府主动调控的结果。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巨大,因此只要政策调整适度,经济增长就不会发生深度下调。在此基础上2009年中国经济将走上更为稳健的发展轨道。2008年经济形势的基本特点,一是经济持续升温的态势已经扭转,开始步入下行通道;二是价格涨幅持续攀高的态势也出现新的变化;三是美国金融问题蔓延引发世界经济走弱的可能性加大。对于2009年经济形势展望,他认为,一是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升级潜伏减慢可能;二是房地产投资和企业投资潜伏减慢可能;三是外贸出口增长速度可能继续降低。他指出,也要充分估计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首先,国内消费市场拓展空间巨大。其次,国内投资增长潜力巨大。第三,有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有支持经济发展的资金、技术、劳动力保障条件,金融体系的稳健性较高。第四,政府的宏观调控经验不断积累,在稳定经济运行,防止大起大落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综合以上分析,他认为2009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增长率可以保持在10%左右。
三、年会上值得关注的主要观点
(一)未来十年采购与供应管理10大趋势
查尔斯•霍顿秘书长指出,采购与供应管理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到90年代以后,采购才被认为是企业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从行业的发展对比来看,一种是旧有的采购风格,另一种是今天的风格。旧的风格主要是以流程为导向的实务性管理,希望规避风险,解决问题。能够在一个既定的流程当中,去保持稳定的操作。但这和外界变化的要求之间具有一定的差距。而新的风格,是包含各种企业家的精神,以整个企业为核心,更具有创意的一种风格。它寻找新的解决方案,不仅仅是解决现有问题的一种思路,更需要调动起右脑的创新思维。他最后提出,未来十年采购与供应管理10大趋势,一是大规模定制,二是对抗变为合作,三是精益化的供应链,四是从推式变为拉式,五是加快创新节奏,六是纵向一体化变为虚拟一体化,七是亚洲因素,八是信息透明,九是绿色供应链,十是感觉灵敏的网络。
(二)建立和完善我国现代物流政策体系的选择
陈文玲司长认为,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促进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是我国转变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素质和质量的迫切要求,是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充分发挥现代流通对经济发展先导性作用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国应对国际经济不确定性、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她认为,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一批推动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无法满足这种先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