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纪要

2008-12-08 14:52
货物运输的距离递减原理,对中国各省的经济指标与货物运输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影响我国空间运输联系的因素和各种运输方式在各地域间的空间运输联系中的作用。

  (二十)服务业供应链发展

  九江学院甘筱青校长提出服务业供应链与目前研究较多的制造业的供应链有着显著的区别和特点;与制造业以研究库存、配送等为主要问题不同,服务业供应链更注重研究:服务能力的管理、等待时间的管理、分销渠道的管理、服务质量的管理等内容;区别于物料管理处于制造业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服务业供应链关注焦点在人和资产而不是物料管理。华东交通大学甘卫华教授提出了离岸软件外包服务供应链的概念。提出基于供应链的思想来形成、策划并管理离岸软件外包服务。九江学院商学院胡凯博士提出在未来的生猪供应链中,将以两种模式为主:一种是“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另一种是“上游供应商+规模猪场/合作社+屠宰加工企业”模式。江西财经大学黄丽娟教授提出了新的网络营销理论E—供应链的网络营销理论。结合中国的国情特色,提出了我国图书供应链的网络营销的具体策略。南昌大学李仁良博士就服务业的定义、概念的表述和服务业供应链的特征与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阐述了观点。九江学院吴登丰博士以戴尔物流服务供应链为例,对服务质量的稳定性及如何保证服务质量的稳定性阐述了观点。

  (二十一)供应链服务模式创新
 
  综合开发研究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文博士从全球化的供应链、供应链绩效考量到物流业务流程外包与合作方面的热点问题做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为中国供应链的发展之路提供了借鉴。西安交通大学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主任冯耕中教授提出建立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采取多对多的动态定价模式。冯耕中教授还分析了物流金融的各种典型商业模式,并讨论了物流金融业务创新的社会意义。广州大学物流与运输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芏巍教授从高端物流的产生、内涵及特征的分析中,面向高端物流实证,诠释了高端物流遵循的基本原则、高端物流的运作模式和机制。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管科系主任李弘副教授在介绍某烟草公司内部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基础上,从供应链成熟度模型及物流服务能力两个方面阐述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及企业采用物流服务创新模式BPO业务流程外包的必然性。清华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主任缪立新教授以物流和供应链的研究对象为出发点,立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分别从资源、科技创新、产业水平和交通运输多个视角深入探讨了物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关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物流管理研究室主任刘仁军博士从供应链物流服务深化问题的提出和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入手,提出了从关系契约的角度来研究该问题的必要性并给出了基于关系契约的供应链物流服务深化问题研究的理论框架。

  (二十二)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

  中国物流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洪涛教授提出,改革开放30年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实践来说,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农产品物流的法律体系、标准体系、信息体系、市场体系、通道体系、冷链体系(不完善)、国家宏调体系。南京财经大学吴志华教授认为,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创新包括:规划体制创新、投融资体系创新、运营体制创新和监管体制创新。天津商业大学王侃教授认为在物流体制方面存在行政区域自治与物流速度加快的矛盾,市场要求统一配置资源与行政分割的矛盾。天津科技大学韩永生教授建议建立个性化小库,根据不同的品种来分开存放。安徽财经大学王珍教授认为,农村流通涉及双向流通问题,即城市产品流入农村和农村产品进入城市。中南林业大学单圣涤认为,建议在农村建立和发展小型物流站,通过农村的物流站把懂物流的人才引进,农村物流站不同于商业物流、工业物流等。日本中村学园大学流通科技部徐涛博士认为,农产品物流涉及到组织问题,建议大城市建立“直卖所”流通渠道。浙江树人大学万国伟认为,“地产地销”,依托龙头企业,如何保护农民利益和自主性出发,减少中间环节的剥削,农民种植农产品的收益减少。云南浩宏物流有限公司李天明认为,提高中国农产品物流服务,通过不断的贸易,消费量不断加大。

  (二十三)农村物流发展模式

  在农村物流发展专题分论坛上,与会代表认为建立并不断完善农村商品流通市场体系,缩小城乡由于市场化程度造成的发展差距,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不平衡,导致我国现代物流在城乡出现差别。周口金色谷农资连锁有限公司郭宗堂表示:目前农村消费环境的障碍包括,一是农村的服务网络不健全;二是消费环境不完善;三是社会公益性福利事业不协调。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缪兴锋认为,农村物流发展有待加强,之所以造成农村物流业档次低,不能形成规模,根本原因是各级政府还没有把发展农村物流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国策。他建议建立三级物流运输体系。有代表介绍,依托城市物流设施和条件实施“城助农用物流体系”,目前成功的有三种模式:一是以上海农工商集团为主重点打造的农业集成商模式;二是以郑州市大厨房农副产品物流港为主重点打造的农产品物流园区模式;三是以江苏省苏果超市为主重点打造的双向流通模式。针对农村物流中经常接触的鲜活易腐农副土特产品的包装,运输、储存问题,代表们畅所欲言,发表了不同的观点。

  (二十四)高成本环境下的物流产业发展

  在高成本环境下的物流产业发展专题分论坛上,论坛认为石油、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的稀缺性特征使得物流企业的成本上升具有必然性,而各种影响因素层出不穷的涌现使得物流企业的成本上升具有长期性。物流企业必须正视成本提升这一事实,以此为契机苦练内功提升自身竞争力,摆脱“低成本、低价格、低利润”的运营模式,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淘汰那些规模小、功能单一、竞争力差的企业,并通过整合、并购、重组等方式催生一批综合性物流企业,从而推动整个物流行业向规模化、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